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刘永安摄 盘锦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与文化产业融合,依托盘锦大米、河蟹等优质农产品,积极打造地域特色品牌,整合蒲笋博物馆、大米博物馆和河蟹博物馆,在盘山县太平镇建成全国首个农耕文化博物馆群。 年底前,盘锦将初步形成博物馆群雏形,成为集生态农业和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农耕文化休闲观光区,促进农业与文化产业的深度融合。
4月20日,人们在吴忠市农耕民俗博物馆参观。李然摄 日前,一个投资300万元、建筑面积达900平方米的农耕民俗博物馆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建成并向公众开放。2010年,吴忠市上桥镇牛家坊村被纳入市东南部城镇化建设拆迁范围,村里讨论决定建立农耕民俗博物馆,将反映当地民俗和农耕文化的物品加以收集整理并展出。目前博物馆已收集藏品一万余件。 4月20日,一位老人在吴忠市农耕民俗博物馆参观。李...
双流古蜀农耕博物馆筹办人赵文清 鸡公车、风谷机、拌桶、箩筛、连盖、石磨、锄镰……这些看似不起眼,却曾经存在于古蜀文明几千年的农耕生产、生活用品,正在逐渐逝去,而经过集中收藏整理,这些器具又将我们拉回到遥远的古蜀农耕文明时代。在双流县,有一个正在筹办中的古蜀农耕博物馆,其主人,就是土生土长的双流人,今年66岁的赵文清。该藏馆目前已收藏了1000多件古蜀农耕器具,而收藏品之所以能达到这么多,是...
鸡公车、风谷机、拌桶、箩筛、连盖、石磨、锄镰……这些成都平原上正在逝去的农耕器具,经过精心收集整理,再次还原古蜀农耕文化。日前,占地2100平方米,拥有古蜀农耕藏品1300余件的古蜀农耕博物馆在双流东升街道亮相。该博物馆也成为全省以私人筹建、专注古蜀农耕器具的最大的文化博物馆。 四大类藏品1300余件 “耕读传家三千余稔,农夫子弟辛勤稼穑”,一走进双流古蜀农耕文化博物馆,这副门联就...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